蛋e网-蛋鸡论坛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立即注册 切换到窄版
查看: 7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仔猪寄养的注意事项、原则和误区,有效提高仔猪成活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6:5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仔猪寄养的注意事项、原则和误区,有效提高仔猪成活率!
仔猪生后,体格往往大小不一;较小的仔猪又没有足够的能力竟争奶头,这些小猪最容易死亡,或成为病猪、僵猪,是种猪生产的一大损失。而在哺乳阶段如果寄养合理,仔猪断奶后整齐度将大大提高,成活率明显上升,为整个分娩舍的全进全出制度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一、临时寄养
每间产房的负责人必须清楚,自己负责的栏舍里,有多少头仔猪没有吃到足够的奶水,而导致生长受阻。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用一个小夹子,来标记弱仔的头数。时刻提醒饲养员及主管,这个栏里有几头仔猪需要寄养。
母猪在分娩开始的时候,最初产仔12头的时候,往往会有大量的乳汁分泌出来,此时可以把需要寄养的仔猪(7日龄之内)抓过来,吃奶。每头弱仔每天保证两次,每次30ml初乳。连续3天,即可大大提高这些弱仔的成活率。山东和美华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添加剂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年生产、销售饲料30万吨,总产值8亿元,是济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独有的和美华养殖模式更是为广大蛋鸡养殖、猪养殖用户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使得用户效益得到提升,获得2万多用户的一致好评。
二、6小时之内的初乳最有营养
初生仔猪没有免疫力,猪和人不同,幼儿可以通过母体从胎盘中获得免疫球蛋白,但是猪不同,母猪血液中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仔猪出生后体内抗体几乎为零,处于免疫空当状态。
而初乳中含有大量从母猪血液中移行来的抗体 (母源抗体),此抗体虽是高分子蛋白质,但其大部分能原样不变地通过肠壁进入仔猪血液中,起全身免疫抗病作用。但母源抗体这种原样吸收的时间有限,并随出生时间延长而减弱,且于生后的几十小时内终止,这一终止现象叫闭锁。因此,对于初生仔猪,最关键的因素即需要立即摄取足够的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力。
研究表明,初乳吃得越早越好。母猪从分娩开始,6小时内的初乳,最有营养,如果仔猪在出生6小时内,吃到40ml初乳,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被动免疫,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关注微信公众号:和美华集团  ,了解更多养殖信息。
技术支持:电话:15853106958  QQ 3332097010   微信:15853106958
三、仔猪寄养的四大原则
1.调强不调弱。如果仔猪的母亲奶水不足,需要寄养出去几头小猪的话,那么一定要选择那些比较强壮的个体,这些仔猪已经吃到了足够的初乳。须知寄养的仔猪毕竟属于外来户,有可能会遭到其他仔猪的排挤,如果本身不够强壮的话可能也吃不到奶水。再者,环境的突变也有可能导致仔猪发生应激,比较强壮的仔猪更容易渡过难关。
2.均窝法。在商品猪场,此法可以推广,按个体大小来调窝。把时间相近的两窝仔猪,其中体型较小的由一头母猪负责喂养,体型较大的仔猪由另一头母猪负责喂养,在母猪分娩24小时后根据仔猪体重大小进行寄养,使同一窝次的仔猪实现整体的均匀度一致。但这种方法在种猪场(GGPGP)不能适用,因涉及到品种问题,及遗传评估。
3.早发现早寄养。一个优秀的员工,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仔猪,并正确评估。是仔猪个体没有吃到足够的乳汁,还是母猪本身的问题。并迅速做出决策:寄养。
4.更换母猪。当母猪因疾病问题,导致无乳或少乳,不能再继续哺乳时,此刻我们应该早做决定。将问题母猪移走,更换1头泌乳量大的母猪过来。俗称奶妈母猪。第一胎母猪不适合做奶妈母猪。奶妈母猪的哺乳期控制在两个阶段,一是哺乳期25天,二是哺乳期42天。断奶后可在7天左右正常发情。
四、仔猪寄养的三大误区
1.仅在仔猪出生72小时内做寄养工作。每一头仔猪,每天的表现都会不一样,是长胖了?还是生长受阻?仔猪的寄养,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工作,每天都要做的日常工作。
2.将要淘汰的母猪作为奶妈母猪。这些要淘汰的母猪,多是有问题的母猪,或奶水不足的母猪。这类母猪不建议做奶妈母猪。
3.仔猪寄养后没有评估。一些仔猪可能并不吃其他母猪的奶水,如果不能发现这个问题,那么这头仔猪会饿死。或一些母猪并不喜欢其他仔猪,猪始终保持俯卧状而拒绝哺乳。还有一些母猪发现其他仔猪来哺乳时,会咬死仔猪。仔猪的寄养,并不是简单的把仔猪从一栏调到另一个栏,或更换一头母猪就结束了,寄养后的评估工作常常被忽略。以致造成寄养的失败。


蛋e网-蛋鸡论坛 - 版权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蛋e网-蛋鸡论坛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蛋e网-蛋鸡论坛的同意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5、蛋e网-蛋鸡论坛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蛋e网-蛋鸡论坛 ( 京ICP备1804438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72号 )  

GMT+8, 2025-5-29 06:06 , Processed in 0.050535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