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颜色的深浅直接影响到鸡蛋的销售,从而间接地影响到蛋禽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尽管育种学家为此作了很大的努力,试图通过种鸡选育以改善蛋壳的颜色,然而在随后的商品饲养生产中仍不断出现蛋壳色差变化、蛋壳颜色变浅等问题,并一直困扰着蛋禽饲养者和蛋禽饲料制造商。 一、鸡蛋形成的原理 鸡蛋是在母鸡生殖器官中形成的。母鸡生殖器官由卵巢与输卵管组成,鸡蛋中有1个很小的卵细胞,大小与哺乳动物卵细胞相当。鸡蛋中的卵细胞被蛋黄、蛋白、壳膜、蛋壳和油质层所包围,除卵黄在卵巢中形成外,其余部分都是在输卵管中形成。母鸡本来左右两侧都有卵巢和输卵管,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右侧退化,仅左侧得到充分发育并具有功能。在左侧卵巢中有许多发育阶段不同、大小不等的卵泡,即通常说的蛋黄,卵泡外面有一层卵黄囊,当卵泡发育成熟后,卵黄囊破裂,卵泡掉人输卵管的漏斗部,这个现象叫排卵。这里有两点要加以说明,卵泡与卵细胞是两个概念,卵细胞很小,属于卵泡中的一部分。排卵与产蛋是两个概念,排卵仅指卵泡落入输卵管,产蛋则是整个完整蛋的产出。山东和美华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添加剂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年生产、销售饲料30万吨,总产值8亿元,是济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独有的和美华养殖模式更是为广大蛋鸡养殖、猪养殖用户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使得用户效益得到提升,获得2万多用户的一致好评。关注微信公众号:和美华集团,了解更多养殖信息。关注微信公众号:和美华集团,了解更多养殖信息。技术支持:电话:15853106958 QQ:3332097010 微信:15853106958 三、蛋壳存在的质量问题 鸡蛋质量包含: -----蛋壳质量 -----等级或蛋清品质 -----营养品质或对消费者的营养价值 -----缺陷情况 如:血斑、斑点 -----蛋黄质量(包括着色) -----蛋的大小 蛋品质评定的一般指标: 1)蛋重 2)蛋壳颜色 3)蛋形指数 4)蛋壳强度 5)蛋壳厚度 6)蛋壳颜色 7)蛋黄颜色 8)哈氏单位 9)血、肉斑 10)蛋黄比率 蛋壳质量是衡量种鸡、蛋鸡生产成绩好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它与种鸡的种蛋入孵率、孵化率、鸡苗质量以及商品蛋鸡的鲜蛋产量、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蛋壳质量直接决定着蛋的破损率,并影响蛋鸡生产效益。破壳蛋、软壳蛋、薄蛋壳、沙蛋壳、气孔过多、破裂、暗裂等蛋壳缺陷时有发生且频率居高不下。如何有效地改善蛋壳质量一直困扰着养禽业。 蛋壳质量常见问题之比例: 破壳蛋 60.9% 沙皮蛋 13.6% 薄、无壳蛋 9.8% 皱皮蛋 6.8% 污染蛋 2.1% 针孔蛋 5.1% 血斑蛋 0.9% 肉斑蛋 0.8% 四、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蛋壳颜色0.3强度硬度0.6-0.7)、品种、环境温度、光照、日龄、疾病、药物、应激、饲料的均匀性、鸡笼结构、饲养密度、母鸡的行为和生理、捡蛋次数、营养因素等等。 蛋壳颜色的变化可以从色素形成机理中得到启发,除了遗传因素外,影响鸡体的血液(血红蛋白、血色素)、蛋壳腺上皮细胞组织(蛋白胶原、粘多糖、原卟啉的形成)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蛋壳质量尤其是蛋壳颜色和硬度强度等指标。影响和产生蛋壳颜色的主要色素是棕色原卟啉(卵卟啉),它由母鸡蛋壳腺中的氨基乙酰丙酸合成。原卟啉的生物合成始于蛋壳形成的最后5小时即覆盖于蛋壳表面的蛋白质壳上膜的分泌期,色素沉积于蛋壳外层和壳上膜,因此蛋的色泽是蛋壳和壳上膜中所含色素的综合结果。一些影响蛋壳着色因素和外观的视觉因素均影响蛋壳颜色的变化。 1、年龄老化 颜色变化常见于40周后,这可能造血机能和其它生理代谢机能从此衰退(如产蛋率下降)。因此,色素合成不足,或合成有限的色素分布于更大的蛋表面而显得变浅。 2、应激 管理性应激如惊群、高密度饲养等,均可能引起输卵管的收缩,造成蛋壳腺粘膜损伤或由于蛋的滞留,使钙过多附着形成类似粉壳蛋(麻点蛋),也可能由于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的释放造成鸡体内分泌如蛋壳色素分泌等的紊乱。
|